大臺北藝術節展場不局限於博物館中,灰色的平房、綠色的榕樹、褐紅的磚牆,臺藝大北區藝術聚落保留城市都會的原型,以「家」為策展概念,將這塊留住時光記憶的空間,打造全臺獨一無二的當代藝術展覽,客座策展人法籍漢學巨擘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致詞讚美其如傑出校友侯孝賢大導演的電影場景一般,含蓄而詩意,讓參觀者及參展藝術家,藉由家的意象,讓彼此更加接近。 「去相合」的展出作品包含影像裝置、錄像、雕塑、攝影與繪畫等多元媒材,將呈現作品與觀眾的對話,讓作品之間互相照映產生張力,因此規劃展區及動線更是環環相扣,展出超過30位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的作品,期望讓參觀者在每一個展區均可自由舒適地觀看。即日起至106年1月14日止,大臺北藝術節老聚落X新藝術,邀社會各界回到原點、體驗最純粹淨色的美感體驗。後續精彩訊息,可持續關注「大臺北藝術節」官方網頁http://www.greatertaipeiartsfestival...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受文化部委託承辦文化政策白皮書一案,由臺藝大校長陳志誠擔任計畫主持人,率同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副教授劉俊裕、人文學院院長廖新田、研發長林伯賢,帶領青年學子全力籌辦,從今年3月至6月在臺灣各區舉辦15場「全國文化會議」分區論壇與四場主題論壇,主題包括青年文化、新移民文化、文化資產與文化科技。「全國文化會議」透過學者專家、公民、文化團體、中央與地方政府人員參與的公共領域論壇,由下而上共同研擬6大議題,內容包括推動文化治理變革與組織再造(文化民主力)、支持藝文創作自由與培植美感素養(文化創造力)、連結土地與人民歷史、文化保存與扎根(文化生命力)、文化經濟與文創產業生態體系的永續(文化永續力)、文化多樣發展與交流(文化包容力)、開展文化未來:創造文化科技、跨域共創共享(文化超越力)。 9月2日、3日舉行全國文化會議全國大會,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院長林全及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均出席致詞勗勉。總統蔡英文致詞時表示,臺灣文化軟實力「愈在地就愈國際」,蔡總統舉本校電影系校友陳和榆導演的「通靈少女」為例,該片成功地在亞洲23個國家播出,代表文化政策與人民的日常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文化治理必須由下而上,全國文化會議敬邀全民投入。 其中,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主持的文化包容力論壇,著重於青少年文化權,希望藉此提升青少年的文化內涵;此外,近期國家語言發展草案亦為該論壇的焦點。陳校長於會中表示,參與公民論壇可共同構築臺灣文化遠大的未來,將具體可行的方案納入「文化政策白皮書」,作為未來政策制定與實踐的依據,以臻至符合當代文化治理體制的需求。...

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大會將於9月2日至3日假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召開,文化部鄭麗君部長於今年3月正式宣示啟動,邀請全民一起拼文化,並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陳志誠校長、研發處林伯賢研發長、人文學院廖新田院長及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長暨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主任劉俊裕率領專案團隊,於北、中、南、東四區及離島地區辦理一系列分區、主題論壇與預備會議。此次大會將綜整各區民眾對於文化的期待與實務意見,邀請蔡英文總統、各部會首長與全臺產官學專家及公民社會代表,共同參與這場文化盛會! 大會議題由文化輿論、文化政策研究報告與文化部現行政策初步產出,經由從3月起的分區論壇收集民眾意見,歷經共15場分區論壇、3場主題論壇與1場預備會議,希冀能於此次會議中,共同凝聚臺灣文化政策的共識,敲響下一世代的文化鐘聲。 全國文化會議大會現場名額已額滿,會議全程將透過官網轉播,未能於現場參與的民眾,可透過官網觀看網路直播,共同關心文化未來。「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暨文化政策白皮書」網站: http://nccwp.moc.gov.tw/...